您的位置: 首页  >  创新创业  >  机构简介  >  正文

现有特色培养模式和创新团队

发布时间:2018-04-13    点击量:

现有特色培养模式和创新团队:

一、 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为进一步打造具有秦皇岛分校特色的、在国内外同领域具有一定地位的王牌专业,为总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我院在光电技术与仪器系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打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终身学习、善于协作、人格健全的一流本科毕业生,为学生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将以进一步出国深造以及到国内知名高校读研作为主要出口

1. 培养目标

打造学术科研创新精英,100%以深造为目标,出国以及研究生录取率60%-70%

2. 培养方案

2.1 导师制管理  

1、集中光电技术与仪器系优势资源,积极创新教育管理方法、探索教学模式改革,确保实验班人才培养质量;

2、实验班实行导师制,配备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教师担任学术导师。

2.2 个性化培养

1、制定针对实验班的专业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改革,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注重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和集成性;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性格特点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与药、对症下药,避免出现常规模式下没有针对性的教学;

2、定期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在导师指导下对各自研究的课题进行汇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创造力,提高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

3、鼓励学生依托科研成果,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发表学术论文、申报发明专利;鼓励学生以科研训练项目研究成果为内容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毕业环节。

2.3 任务式课程

1、实验班实行小班化教学,选派优秀教师承担实验班的教学任务;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具体的研究领域,给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以引领学生进行相应知识内容的学习,摆脱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

2、实验班实施教学和研究互动、课内和课外互动、寓学于研的培养模式,设置基于课程的科研训练项目和自主科研训练项目,由系牵头,联合国内企业及科研单位,设立拔尖人才培养基金,依托教师科研经费及社会资源,资助学生开展研究工作。基于课程的科研训练项目由研究型教学课程责任教师组织课程教学团队教师指导;自主科研训练项目一般为实验班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经学院审批后开展科研训练工作;

3、对于发表SCI检索论文、成功申请发明专利等学术成果的学生,设立专门的学术成果奖学金,并积极争取直硕和直博指标

2.4 开放式生源

1、在大类分流的同时进行选拔,实行报名加面试形式,择优录取;

2、实验班与测控专业其他平行班的学生可以双向流动,对实验班学生实施适当的末尾淘汰,如实验班学生出现一门考试不及格情况,即淘汰转入本专业其他平行班级学习,同时由平行班中GPA最高的学生补入,以此保证实验班学生的活力。

2.5 国际化交流

1、每年争取选派20%的学生到国外知名院校参加短期或长期的学习和交流;

2、与国内知名的 985高校建立交换生合作培养计划,扩大创新实验班学生视野。

 

二、智能汽车团队:

智能汽车团队为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而建立,在积累多年指导竞赛经验的基础上,组成了一支由多学科教师(自动化、机械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组成的指导团队,指导团队构建了科学的智能车竞赛知识结构体系和工程训练体系,并明确了体系各层次的任务目标、学习训练方法、能力培养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等,持续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创新实验室运行模式与管理措施,并形成了以老带新的传统。

学生指导团队具有丰富的参赛经验,有责任感和荣誉感,在选拔和指导过程中尽心尽力,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和科研能力。

当年11月初          智能车竞赛讲座及宣讲,报名

当年11月中旬        面试,确定初选队伍名单(19

当年12月        技术培训(见创新课程列表中支持智能汽车竞赛的课程)

次年3-4           强化训练

次年4月中旬         校内竞赛,初步确定参赛队伍

次年4-6           强化训练

次年6月中旬         校内竞赛,确定华北赛区参赛队伍

次年7月左右         参加华北赛区竞赛  

次年8月左右         参加全国总决赛。


三、电子设计创新实验班:

2015年起,控制工程学院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指导团队在我校首次尝试创建以创新实验班为形式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验班设立的目的是适应人才差异化培养的需要,为有志于电子电路设计与创新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同时为电子竞赛和其他电类学科竞赛、综合类竞赛提供专门的基础技术培训。

实验班以控制工程学院教师为主体,联合计算机学院教师组建了一支由多学科教师组成的实验班指导教师团队,团队学生成员主要来自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等。

每年夏秋面向刚完成大一学业的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招新,招新时参考第一学年指定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成绩平均分,以笔试面试成绩(笔试以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基本认知和编程基础知识为主,面试以听取问辩高中和大一期间的动手实践经历为主)为主要依据完成选拔。

入选本实验班的学生仍以所在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利用课余时间、夜间、周末、节假日等完成创新实践活动和赛事准备。

本实验班周期为两年,其中第一年以项目式课程(见后面的创新课程列表中支持电子设计竞赛的课程)学习为主;第二年以科技创新训练和科技竞赛备赛参赛为主。

 

四、“ROBO控”机器人团队:

2017年起,控制工程学院筹建师生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ROBOCON,建立团队的目的是发挥我院机电共存的学科优势,顺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为有志于钻研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同时为机器人竞赛和其他机电类学科竞赛、综合类竞赛提供技术培训。

以控制工程学院教师为主体组建了由多学科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团队,团队学生成员招新主要面向自动化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专业。

每年夏秋面向各年级学生进行招新,招新时以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科创经历为主要依据完成选拔,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竞赛等赛事并取得成绩的同学优先。

入选本团队的学生仍以所在专业课程学习为主,利用课余时间、夜间、周末、节假日等完成创新实践活动和相关课程的学习。

大一大二同学参与本团队的周期至少为两年,其中第一年以项目式课程(见后面的创新课程列表中支持机器人竞赛的课程)学习和辅助老队员进行作品制作为主;第二年以上以机器人竞赛作品制作、备赛参赛为主。

 


现有各类创新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本课程可支持的竞赛

教师

1

电子电路设计与综合训练

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

魏永涛

2

EDA设计与综合训练

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

高原

3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综合训练

电子设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

孙文义

4

电源电路创新设计

电子设计竞赛

邵虹君

5

电子技术创新综合实训

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各类科创基金、综合类竞赛

魏永涛

6

机械原理MATLAB辅助分析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

王宏伟

7

智能汽车竞赛基础

智能汽车竞赛

孙文义

8

现代机械工程图学

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赵玉倩

9

检测技术创新设计

各类科创基金、综合类竞赛

赵玉良、沙晓鹏

10

机器人操作系统入门

机器人竞赛

李连江

11

人工智能入门

机器人竞赛

李连江

12

机械创新设计基础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竞赛

王海芳、王海艳

13

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实训

自动化系统应用大赛、智能制造挑战赛

刘印、杨乐、李秋明

14

工程训练制造技术及实践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毕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