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正文

自动化

发布时间:2018-03-18    点击量:

一.国家专业代码

080801

二.学校专业代码

0304

三.学位、学制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四.专业简介

自动化专业是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为基础,以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为主要手段,以实现物体运动控制、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优化控制等为目标的专业。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自动化专业始设于1996年,以“厚基础、强专业、重实践、求创新”为特色,是河北省特色品牌专业、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河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本专业拥有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支、河北省教学名师2名、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优秀教学团队1支、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名师1人、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及若干门校级一流课程等。拥有秦皇岛市智能交通仿真与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以及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资助,获2019年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

五.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崇德尚美,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掌握良好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扎实的自动化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能够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等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级人才。期待毕业生五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规范;

(2)具有在自动化相关领域、行业和技术体系内,较熟练进行项目分析、设计与开发的专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交流和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组织和实施自动化相关领域的项目;

(4)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5)具有健强体魄和稳定心理素质、能够负担未来几十年的社会重任。

六.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自动化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用于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掌握自动化专业必须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本知识;

指标点1-2:能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恰当描述自动化类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3:能针对自动化类复杂工程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指标点1-4:能将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用于自动控制系统或过程的设计、评估或改进。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运用工程科学和专业知识对自动化类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原理分析和表达;

指标点2-2:能识别和判断自动控制系统开发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参数;

指标点2-3:能通过查阅手册、文献、行业规范或国家标准等技术资料,为自动化类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寻求可靠依据;

指标点2-4:能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文献资料,综合比较多种解决途径,拟定合理的技术路线。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能明确用户需求或任务要求,制定设计目标;

指标点3-2:能考虑环境、安全和法律等现实约束条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设计针对自动化类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3-3:设计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能对已有方法做出评判或改进;

指标点3-4:设计过程中能考虑健康、社会和文化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针对自动化类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开展仿真模拟实验;

指标点4-2:能选用装置或搭建模块,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开展实验;

指标点4-3:能采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

指标点4-4:能综合评判实验预期和实验结果,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能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开展调研,并进行技术文档分类管理;

指标点5-2:能使用工程技术软件绘制电路图、结构图或流程图,能编写符合规范的技术文件;

指标点5-3:能使用计算机软件和测试分析仪器进行建模、仿真、开发或测试;

指标点5-4:能理解工具的局限性,理解仿真模型与物理实现间的差异,体现逻辑关系。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指标点6-1:具有工程实习和专业实践经历;

指标点6-2:了解自动化行业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指标点6-3:理解自动控制系统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安全、健康、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能明确指出自动化类复杂工程解决方案在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前景和科学价值;

指标点7-2: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与政策,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能阐述自动化类复杂工程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能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提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8-2:了解自动化技术相关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指标点8-3: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能合理分解、分配工程实践任务,并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能与团队成员开展合作,陈述意见,倾听他人建议;

指标点9-2:能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工作,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具有总结、归纳和陈述自动化类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指标点10-2:能阅读和翻译与日常工作生活及自动化技术相关的外文资料;

指标点10-3:能进行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能合理安排工程实践进度,并能在工程实践中优化解决方案;

指标点11-2:掌握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方法,能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掌握拓展知识和能力的多种途径;

指标点12-2: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具有通过自主学习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指标点12-3: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七.毕业学分要求

自动化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64学分,其中通识类课程不少于76.5学分,学科基础类课程不少于27学分,专业方向类课程不少于35学分,实践类课程不少于25.5学分。

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模块类别

必修课

选修课

合计

占总学分

比例(%)

学分

学时(周)

学分

学时(周)

学分

学时(周)

通识类课程

理论(含实验)教学

65.5

1040

11

184

76.5

1224

46.65

学科基础类课程

理论(含实验)教学

23.5

398

3.5

66

27

464

16.46

专业方向类课程

理论(含实验)教学

24.5

420

10.5

184

35

604

21.34

实践类课程

独立实验,课程设计,实践

25.5

25.5周



25.5

25.5周

15.55

   

139

1858+25.5周

25

434

164

2292+25.5周

100.00

其中:

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

9.75

234

4

96

13.75

330

8.38

实践类课程

25.5

25.5周



25.5

25.5周

15.55

课外实践

2.5

40



2.5

40

1.52

   

37.75

274+25.5周

4

96

41.75

370+25.5周

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