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正文

机械工程

发布时间:2018-03-18    点击量:

一.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属于工学门类下的机械类专业,是以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学、控制学、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以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物理实验、工程试验等为手段,研究和解决机械在设计、制造、运用、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理论及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专业。专业成立于2006年8月,专业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科研水平。专业拥有河北省光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秦皇岛市工程陶瓷精密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机械动力学与可靠性研究中心、特种材料加工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各类专业实验室六个,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条件。

二.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东北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具备机械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机械相关专业能力,能够在机械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学术研究、工程应用、技术服务、综合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机械设计、制造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选择、使用及开发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械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机械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毕业学分要求

机械工程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59学分,其中通识类课程不少于73学分,学科基础类课程不少于42.5学分,专业方向类课程不少于10学分,实践类课程不少于33.5学分。

业学分要求:

课程模块类别

必修课

选修课

合计

占总学分

比例(%)

学分

学时(周)

学分

学时(周)

学分

学时(周)

通识类课程

理论(含实验)教学

62

1016

11

184

73

1200

45.91

学科基础类课程

理论(含实验)教学

39.5

664

3

52

42.5

716

26.73

专业方向类课程

理论(含实验)教学



10

164

10

164

6.29

实践类课程

独立实验,课程设计,实践

31.5

31.5周

2

2周

33.5

33.5周

21.07

总    计

133

1680+31.5周

26

400+2周

159

2080+33.5周

100.00

其中:

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

7.75

186

1

24

8.75

210

5.50

实践类课程

31.5

31.5周

2

2周

33.5

33.5周

21.07

课外实践

2.5

40



2.5

40

1.57

合    计

41.75

226+31.5周

3

24+2周

44.75

250+33.5周

28.14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