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与量子气体检测研究所

光谱与量子气体检测研究所所属学科为 “光学工程”。研究所紧密结合科学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精密光谱科学和量子光学的研究前沿与关键技术问题,以光谱学、分析化学、量子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为重点研究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努力在科学研究的前沿及在若干交叉领域与高科技应用中取得有重要影响和引领作用的创新性成果,着力于提高检测系统的分辨、精度和灵敏度。研究所目前在职教师5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1人,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20余人。

研究所主要方向包括:

1.光谱气体检测技术

光声光谱理论及检测传感器研究

拉曼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算法研究

智能优化算法研究

2.新型光谱仪研究

基于微等离子体的微型光谱检测装置研究

新型光纤传感器研究

3.量子精密测量

量子等离激元超高性能检测技术

光纤量子传感技术

量子显微镜研发

4. 光纤生物检测

光纤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研究

光纤生化反应过程量监测技术研究

5. 测气敏材料设计

金属氧化物基矿业安全用气体传感器

污染物传感监测与危害防治

近年来研究所在光谱学、分析化学、量子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电力、医疗健康、特种设备、智慧海洋得到实际应用。先后承担了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8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10多项。

研究所承担了《电路原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检测技术》、《量子光学导论》、《量子力学》、《光谱学基础》等本科生课程和《红外辐射测温技术》、《光电系统噪声分析》等研究生课程,承担2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

建设目标:紧密结合科学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精密光谱科学的研究前沿与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与集成,针对电力、医疗健康、特种设备、智慧海洋等领域,在传感器制备,光谱系统搭建,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解决一批领域内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端人才,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