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人工智能优化研究所

工业人工智能优化研究所所属学科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依托东北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秦皇岛分校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聚焦于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工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升级。主要结合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围绕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以复杂工业过程优化调度、复杂工业过程故障诊断, AI决策机器人和嵌入式系统集成等为重点研究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研究所目前在职教师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博导2人,河北省教学名师(含创新创业教学名师)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30余人。

研究所主要方向包括:

1.复杂工业过程优化调度

复杂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

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流程设计与运行一体优化技术

工业综合自动化系统

2.复杂工业过程故障诊断

大数据驱动的工业过程生产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技术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智能维护

智慧能源信息采集、分析与管控系统

3.AI决策机器人和嵌入式系统集成

云边融合计算技术

智能识别技术

AI自主机器人系统理论与应用

近年来研究所在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复杂系统建模、工业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冶金、能源、电力、特种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国家级项目10多项,承担企业攻关课题1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10多项。

研究所承担了河北省一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以及《电路原理》、《自动化类专业导论》、《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河北省创新创业课程)、《电子电路设计与综合训练》(校级一流课程)、《智能车竞赛基础》(校级一流课程)等本科生课程和《 非线性规划》、《数学建模》、《网络和云控制系统设计》等研究生课程,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承担10多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多篇。

研究所承担了我校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ROBOCON、ROBOMASTER)、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等六星级赛事的参赛组织和指导工作,在上述赛事中取得全国一等奖30余项。获批河北省创新创业优秀教学团队、河北省创新创业课程。

建设目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突出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开发,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与集成,针对冶金、能源、电力、特种设备等领域,在复杂工业过程优化调度、复杂工业过程故障诊断, AI决策机器人和嵌入式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解决一批领域内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端人才,并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